期刊导读

筑梦科技强国的他们都有一个“闪亮的名字” 最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抢占先机、迎难而上,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。中央宣传部、中国科协、科技部、中科院、工程院、国防科工局向全社会公开发布“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”先进事迹。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一代又一代科学家,殚精竭虑、勇攀高峰,为造福人类无私奉献。钱学森、邓稼先、袁隆平、屠呦呦……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为祖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的身影。从“两弹一星”到“北斗”“蛟龙”,从量子信息到清洁能源,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,创造着我们的未来。从互联网、大数据,到人工智能、移动通信,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紧密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。今天,“科技工作者”这个名词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胸怀祖国,他们不畏艰难,敢为人先,他们开拓创新,团结协作,他们淡泊名利,甘为人梯,他们无私奉献,他们正在我们想象不到的领域开疆拓土。他们都有一个“闪亮的名字”——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!

10位“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”都是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。他们中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,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;有的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,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;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,甘做提携后学的“铺路石”和领路人;有的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……

杨海燕: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绽放铿锵之美

爱国敬业,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;自主创新,做重大技术成果的创造者;开拓创业,做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的先行者。杨海燕这朵“水电玫瑰”,在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和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征程中绽放着铿锵之美!

现任水利部直属科技型企业,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,副总工程师、设计总工程师,杨海燕爱国敬业,做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。自2003年以来,杨海燕每年在国际水电工程一线的时间都在200天左右,最长的时候甚至超过300天。

杨海燕的工程项目分布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中东、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,自然条件恶劣,还有疾病、自然灾害的困扰,工作生活十分艰苦。在去工地的路上,杨海燕经常遭遇道路塌方和滚石危险,她曾亲眼看见洪水将身边人冲走,还曾多次穿越非洲原始森林,面临野兽、毒蛇等危险。在国外工作的一半时间,杨海燕都是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巴基斯坦度过,尽管有军队警察荷枪实弹的保护,还是会经受恐怖袭击的威胁;在尼泊尔考察期间,她和同事所住的地区没水、没厕所,只能将就着不洗脸,和衣而睡;在高摩赞和杜伯华水电站施工期间,她经历了2004年人质绑架事件、2005年南亚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洪水。她曾带领设计人员经乌鲁木齐、伊斯兰堡,花了近15小时跨越270公里的崎岖山路,使设计文件按期获得业主工程师批复,彰显了中国工程师风采和水电科技强国的良好形象,赢得了广泛赞誉。

每次杨海燕从国外出差回来,女儿都对她感到很陌生。她感觉自己像是“局外人”,刚刚融入家庭生活,却又要启航远行。但为了心爱的事业,她只能将遗憾和愧疚默默放心底,无怨无悔地继续前行。

杨海燕矢志不移地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做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动者,以水电工程关键共性技术创新、结构工程前沿引领技术创新为突破口,走前人没走过的路。作为技术引领者,她扎根海外工程一线16年,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先进设计理念,解决了困扰海外工程的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。

她主持、负责设计的多项水电工程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,推动了国际大坝和水工建筑物的技术进步。除此之外,杨海燕还开展中国和欧美标准对标、中国标准英文版翻译及宣贯,助推中国标准走出去。作为负责人、主要翻译者,目前她已完成20余项标准编译研究。

杨海燕在推动中国设计走出去的同时,还顶着西方国家对关键核心技术标准封锁的压力,在“一带一路”重大水电工程中推广使用中国标准,扩大了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。她是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水电工程建设与技术进步推动的先行者,为跟踪项目落地呕心沥血。她同时跟踪参与全球多项项目的技术投标、商务谈判和技术研究,每年至少飞行十几万公里。水电工程从前期策划、跟踪到项目落地,往往需要较长时间,这期间杨海燕要与政府机构、利益相关方沟通协调。在谈判、交流、审查过程中,她以自己过硬的技术能力、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认真准确把握重点,得到各方高度认可,为中国赢得了声誉。

上一篇:发挥新媒体在电改下电网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

下一篇:汉中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12年效果
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网与清洁能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