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导读

媒体,地域情结不要那么浓

当事实的重要性、时新性超过接近性时,就为广大受众欢迎,从而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。 今年5月19日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深海试采可燃冰,是一件大事,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。它既将提供大量清洁能源,解决我国能源大部分靠进口的问题,又显示了我国科技的巨大进步。自此,中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(也叫可燃冰)试采技术的国家,仅南海可燃冰就够中国用200年。这对于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,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为此发出贺电,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。可某报的报道,标题主要突出“大国重器山东造”,而把我国首次试采可燃冰这样的重要内容作副题。 试采是在山东烟台企业中集来福士制造的“蓝鲸一号”平台上进行的。“蓝鲸1号”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,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带入世界先进行列,也是中集集团践行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家宏伟战略、提升国家高端能源装备实力的重要实践。这当然值得骄傲,不仅是山东的骄傲,也是中国的骄傲,甚至可以作为一条重要新闻单独突出报道。但是,开采可燃冰不仅需要钻井平台,还需要高水平的深海勘探技术,不能因为要突出本地制造的先进平台,而冲淡了我国试采可燃冰这样世界顶级水平的科技成就。 其实,我国成功开采可燃冰,是许多地区和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。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早在2007年就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8个站位钻探,其中3个站位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,以后不断取得进展。2,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超过7天的稳定产气,终于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。而据报道,湖南科技大学深海勘探技术已经走在世界最前沿,真正在开采深海可燃冰方面做出主导贡献的并非广州海洋局,而是湖南科技大学世界一流技术的深海勘探技术团队。 前面提到的报道反映了地方媒体过于浓重的地域情结。而这样的情结,不仅表现在关于可燃冰的报道上。2,习近平代表中央军委向10位英雄模范军人颁发“八一勋章”。这是第一次颁发军队最高勋章,“八一勋章”也是我国三大最高荣誉勋章之一。不少报纸29日报道时主标题是实题《中央军委举行颁授“八一”勋章仪式》或《习近平颁授“八一”勋章》,也有标虚题“最高荣誉”的。有的报纸还刊登了10位获授勋章英雄的照片。这都很好。可一份晚报标题中特别突出该省籍的获奖者某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;而另一份都市报也重视本省的获奖者,头版大字主标题突出该省籍的一位获奖者获授“八一勋章”,还配发了他一个人的大幅照片。同时,在内页用一个整版报道其事迹。 体育报道,是某些地方媒体地域情结最突出的领域。特别是竞技激烈的足球比赛,一些地方媒体往往偏袒本地球队。这已经是一个痼疾了。早在1998年的足球甲A联赛上海申花和山东鲁能泰山的一次比赛中,申花队的范志毅向鲁能一名球员吐了一口痰,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。上海媒体却极力否认,而山东媒体极力谴责。这些年的中超联赛中,一旦发生冲突,参赛双方的说法往往都会偏袒本地球队。最近举行的天津全运会,这种情况有所改变。但一些地方媒体仅仅报道本地健儿成绩,而不报道有全国意义的竞赛成绩,如备受关注的100米飞人大赛,就有一些报纸没有报道。 “美不美,家乡水;亲不亲,故乡人”“好家难舍,熟地难离”,这样的古语和民谚可以说数不胜数,对家乡的热爱是人们的普遍感情。甚至可以说,不爱家乡,就谈不上爱国家。但是,这种朴实的感情不能扭曲为狭隘的地域情结。 从新闻传播理论来说,新闻价值的元素之一是接近性;接近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地域的接近。地域接近的事实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兴趣,新闻价值比较高。但是,新闻价值还有重要性、时新性、显著性、趣味性。当事实的重要性、时新性超过接近性时,就为广大受众欢迎,从而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。因此,我们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不能总把眼睛盯着接近性,过于突出本地情况,忽视新闻报道本身具有的更重要的新闻价值。 过度的地域情结妨碍新闻传播的效率,影响报道的客观性。人们熟悉的法国作家雨果有这样的诗句:“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。”肩负着引导舆论重任的媒体,需要多一点宽阔胸怀,少一点地域情结,站得更高一些。这样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更多受众。 (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) 当事实的重要性、时新性超过接近性时,就为广大受众欢迎,从而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。今年5月19日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深海试采可燃冰,是一件大事,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。它既将提供大量清洁能源,解决我国能源大部分靠进口的问题,又显示了我国科技的巨大进步。自此,中国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底天然气水合物(也叫可燃冰)试采技术的国家,仅南海可燃冰就够中国用200年。这对于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,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为此发出贺电,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。可某报的报道,标题主要突出“大国

上一篇:省档案局到巍山县挂钩扶贫点进行走访慰问

下一篇:吉林大学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创新训练
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网与清洁能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